五音戏是山东地区的独有汉族戏曲剧种,有二百多年的历史。它源于山东省的章丘、历城一带,传于济南、淄博、滨州、潍坊等地。原名肘鼓子(或周姑子)戏,以唱腔优美动听,语言生动风趣,表演朴实细腻而著称,地方特色浓郁。由于所流传地域的方言、风俗等差异,大致划分为东、西、北三路。后由于种种原因,东路和北路肘鼓子渐趋衰微,只有西路被一支专业的戏曲团体承续下来,即今日的淄博市五音戏剧院。2006年5月20日,五音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2007年6月8日,山东省淄博市五音戏剧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。
五音戏是由边打鼓边歌唱的“秧歌腔”发展起来的。至今传统戏《大裁衣》中五音戏还保留着一些原始唱词,如:“我就会打鼓,你就会敲锣,打起锣鼓唱秧歌,秧歌唱来唱秧歌”,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。它与山东省境内流行的柳琴戏、茂腔、柳腔、同属于肘鼓子系统。
据老艺人邓洪山(艺名鲜樱桃)(1996年92岁)回忆,他父亲邓九星的老师叫荀兴旺,荀兴旺的老人叫铁笛,铁笛是当时有名的肘鼓子戏小生,从铁笛——荀兴旺——邓九星——-邓洪山,四辈相传的时间对照起来,也有二百多年的历史。
“肘鼓子”戏最初分东路、西路、北路三支。东路、北路因中国近代史上战乱荒旱,百姓生活极度困苦,民族艺术遭到严重摧残,缺少专业剧团沿袭,解放前已基本消亡,北路(又名“灯腔”或“腔”)和东路肘鼓子在博兴县境内和桓台县乌河头村,还有一些民间老艺人在演唱。淄博市五音戏剧院,属于西路“肘鼓子”,也是仅存的、唯一的一个专业演出院团。
五音戏表演时一般是先吐字,后行腔,曲调口语化,腔调旋律变化较多。其演唱用本嗓,女腔尾音旋律延长,后尾用假嗓翻高,称为“云遮月”,曲调优美质朴,适于抒发多种感情。五音戏的剧词,生活气息、乡土色彩浓厚,群众词汇丰富,具有民间口头文学的特点。最初,五音戏的表演以二小(小旦、小生)戏、三小(小旦、小生、小丑)戏为主,无文场伴奏,内容多反映民间生活,后经发展增添了文场伴奏,剧目也更为丰富。
五音戏源于汉族民间,植根于汉族民间,早已成为流传地区百姓节假婚庆、自娱自乐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。社会、经济、文化等方面的急剧变革给五音戏带来极大的影响和冲击,加之保护措施滞后和资金不足,这一剧种正面临失传的危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