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于尼山砚石产自石灰岩夹层之中,砚石稀少,不易开采,并且又作为贡品为官府控制,实为“罕见之物”。尼山砚方朴大方,一方砚石,巧用自然,略加点缀,情趣盎然。杜花砚,石色褐黄,遍布青黑色的杜花纹,利用料石的自然形状,开墨堂墨池,砚额得杜花纹剔成浮雕,形成独特的艺术造型。清乾隆《曲阜县志》:“尼山之石,文理精腻,质坚色黄,可以为砚,得之不易,近无用者。”尼山孔庙北旧有砚石沟,在沟深层可采橘黄石块,石质坚细温润,不渗水,不渍黑,发墨有光,但早巳采完。所以“近无用者”。
砚的制作向以简朴大方取胜,清代徐坚在尼山砚上题铭赞说:“不方不圆,因其自然,固差胜于雕镌。”现尼山砚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,结合自然,因材施艺,一方块石,略加点缀,便情趣盎然。目前,尼山石砚已成为鲁砚的重要品种,产品花色不断增加。近年来为了充分利用原材料,根据尼山石的特点,又开发研制了尼山石文具及各种规格的图章料等。
尼山砚的设计制作向以简朴大方见长。清代制砚家徐坚曾在尼山砚上题铭曰:“不方不圆,因其自然,固差胜于雕镌。”尼山砚在设计制作上依据鲁砚“巧夺天工,简朴大方”的手法,形成了“粗中有细,细中含粗,运用自然,加以点缀,以求意境”的独特艺术风格。在实际生产中因材施艺,依形开墨堂、墨池,少有雕琢点缀,加之铭文多选于《论语》
,互相辉映,颇为典雅。
尼山砚在制作上,区别于其他名砚,依据鲁砚“巧夺天工,简朴大方”手法,加之尼山砚传统制作手法,形成了“粗中有细,细中有粗”风格。即,运用自然,加以点缀,以求意境为上;制作过程中,因材实艺,依形开墨堂、墨池。极少雕琢点缀,充分利用天然花纹。尼山砚石,石质精腻,抚之生润,色呈柑黄,上有疏密不匀的青黑色松花纹。多附铭文,铭文多出自儒家经典。制成砚台,下墨利,发墨好,久用不乏。多利用料石的自然形状,雕制砚床,利用天然石纹雕刻装饰,造型古朴大方,砚台色泽鲜明,极具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。